临泽墩、驿、寨、堡简述
临泽古为雍州属地,周、秦时期乌孙、月氏驻牧,众多民族在这里交锋碰撞,散布在临泽大地的墩、驿、寨、堡就见证了临泽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腥风血雨和沧桑巨变。
墩
据《甘州府志》记载,墩堡,古以诘訏申警备也。墩有兵墩、田墩二种,兵墩司守望,田墩备清野。临泽旧时古墩众多,仅县城蓼泉四周就有28个,其中城东有古寨堡墩、广屯堡墩、九眼泉墩、旧屯堡墩,早兀喇墩;城西有抚彝墩、七里墩、双泉墩;城南有小磁窑墩、大磁窑墩、响山墩;城北最多,有明沙堡墩、昔喇坝墩、平夷墩、板桥墩、平山墩、大羊台墩、小羊台墩、马鞍山墩、转口墩、平川墩、三坝墩、四坝墩、四坝沙岗墩、五墩孤山墩、仙姑庙墩、赤山墩、长城岭墩等。
这些屯庄墩多为明巡抚杨博增置,廖逢节、石茂华又增数座。每墩周围底阔一十二丈,顶阔八丈,实台高二丈四尺,裙墙高七尺,底阔一尺五寸,顶阔八寸,鸡窝天棚二层,共高一丈六尺,通高四丈。漫道一道,上搭天桥,一连墩下月城,底阔八尺,顶阔四尺,高二丈八尺。周围裙墙,底阔一尺五寸,顶阔一尺,高六尺,共高三丈四尺。外壕一道,底阔八尺,口阔一丈,深一丈。壕外栏马墙一道,底阔三尺,顶阔二尺,高五尺。吊桥一座,月城门一层,铁裹之。
驿
驿,就是驿站,它是古代官府传递文书的人马中途休息、住宿的地方,兼有迎送、接待过往官员的职责。平时由地方管理,战时由军方统制;铺,既急递铺的简称,驿之属,又称塘,也是负责信息传递的地方。旧时临泽有“三驿五铺”的说法,单是指沙河驿、抚彝驿、威狄堡驿和沙河铺、九眼泉铺、广屯铺、古寨铺、双泉铺。实际上,还有抚彝塘、广屯塘、沙河塘、双泉塘、抚彝驿并抚彝所、沙河驿并沙河所亦具驿站属性。
寨
寨也是具有防卫作用的村庄,比堡子要小。据考,临泽过去有东寨、西寨、宋家小寨、宋家大寨、王家寨、尚武寨、景家寨、唐家湾寨、野沟湾寨、永丰村寨、人和村寨、振兴村寨、仁德村寨、申家寨、郭家寨、赵家寨、贾家寨、马家寨等。
堡
堡通常指军事防守的建筑,通“铺”,也称铺子。临泽境内的堡大多是四周修筑城墙、具有防护功能的村庄,如永济堡、明麦堡、倪家营堡、黄家湾堡、威狄堡、花墙堡、大鸭翅堡、小鸭翅堡 、暖泉堡、古寨堡、广屯堡、 蓝家堡、三工堡、双泉堡、明沙堡、平彝堡、板桥堡、柳树堡、黄家堡、四坝堡等。(牛学伟整理)